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 考点19 量变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第二规律)

逻辑框架(两大总特征、三大规律、五对范畴)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 考点19 量变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第二规律)

1、唯物辩证法回答的问题

在唯物论”世界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

2、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

  • 范畴内容:包括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
  • 作用:探讨事物联系和发展环节上的逻辑问题,区分不同联系类型(如必然/偶然联系)

考点19 量变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第二规律)

1、概念:质、量、度和关节点、量变、质变

1、质的内涵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由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如政治老师与英语老师的职业区分。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中断

2、量的定义: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教师的教学评分差异。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认识量的义

  • 1、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性(马克思:成功运用数学才是真正完善的科学)
  • 2、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同质事物因量不同产生实践差异)

4、度的概念: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度的哲学范畴:

  • 保持事物质稳定的数量界限(区间范围)
  • 关节点是度的两端临界点(突破即质变)
  • 方法论:掌握适度原则(盐量适中的寓言启示)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本质区别

  • 量变:不显著变化(如每日学习积累)
  • 质变:根本性飞跃(如考研录取)

2、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水滴石穿的前提)
  •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第三、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 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3、只看质忽略量 – 激变论;只看量不看质,庸俗进化论

3、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 考点19 量变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第二规律)
  • 量变阶段:脚踏实地积累(徐涛导师建议:30岁前注重知识储备)
  • 质变时机:果断抓住机遇(如考研冲刺期的突破)
  • 实践启示:
    • 克服年轻人常见的心浮气躁
    • 理解”厚积薄发”的哲学依据
    • 把握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特征

本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何大锤的狂飙日记所有。发布者:何大锤,转转请注明出处:何大锤的博客

(0)
何大锤的头像何大锤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22119326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hdcblog1999@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网站建设中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