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1 按分布范围分类
- 广域网(WAN):
- 范围: 跨省/跨国/跨洲,覆盖几十至几千公里
- 特点: 节点间距离远,通信技术与局域网有区别
- 实例: 家用路由器WAN口连接运营商网络
- 英文缩写: Wide Area Network
- 城域网(MAN):
- 范围: 几千米~几十千米,覆盖一个或几个相邻城市
- 技术: 常采用以太网技术,常并入局域网范畴探讨
- 局域网(LAN):
- 范围: 几十米~几千米,如校园网、企业内网、家庭网络
- 技术: 现今几乎都采用以太网技术实现,”以太网”成为局域网代名词
- 设备: 以太网交换机(民间简称交换机)
- 英文缩写: Local Area Network
- 个域网(PAN):
- 范围: 几十米以内,个人设备连接
- 技术: 通常通过无线技术(蓝牙、Zigbee)连接
- 实例: 智能家居系统(网关+智能设备)
- 别称: 无线个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1.2 按传输技术分类
- 广播式网络:
- 特点: 数据分组广播发送,所有节点接收后根据目的地址决定是否处理
- 类比: 类似群聊中@某人,所有人都能看到但只有被@的人会处理
- 实例: WiFi网络、集线器连接的设备
- 点对点网络:
- 特点: 数据精准直达目标节点,不广播
- 类比: 类似私信聊天,一对一精准送达
- 实例: 路由器间的数据传输
1.3 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形结构、环形结构、星形结构使用LAN
网状结构使用WAN
总线形结构
- 特点:
- 数据广播式传输
- 存在总线争用问题(多设备同时发送导致冲突)
- 代表设备: 集线器连接的设备
- 逻辑与物理结构差异: 集线器物理上呈星形,逻辑上为总线型
环形结构
- 特点:
- 数据广播式传输
- 通过令牌(token)机制解决总线争用问题
- 代表技术: 令牌环网(流行于2000年前的局域网技术)
- 工作机制: 令牌在环中依次传递,只有持有令牌的设备可发送数据
星形结构
- 特点:
- 中央设备实现点对点传输
- 不存在总线争用问题
- 代表设备: 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的设备
网状结构
- 特点:
- 数据点对点传输
- 灵活度高,可靠性高(节点损坏不影响整体)
- 控制复杂,线路成本高
- 代表应用: 由众多路由器构建的广域网
- 分组交换技术
1.4 按使用者分类
- 公用网:
- 向公众开放的网络
- 实例: 普通互联网(办宽带、交话费即可使用)
- 专用网:
- 仅供特定组织内部使用
- 实例: 政府、军队、电力、银行的内网
- 特点: “给钱也不让用”
1.5 按传输介质分
1.6 局域网技术的发展的小故事
- 1980s:
- 令牌环网技术(IBM研发)如日中天
- 以太网技术使用集线器,存在总线争用问题
- 1990s:
- 发明以太网交换机,解决总线争用问题
- 以太网技术开始超越令牌环网
- 2000s:
- 以太网技术取得统治地位
- 令牌环网技术逐步退出舞台
- 现状: 现今局域网几乎都采用以太网技术
1.7 知识回顾重点
本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何大锤的狂飙日记所有。发布者:何大锤,转转请注明出处:何大锤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