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is…”(核心为there be 句型,含 there is/are/was/were/has been/had been 等变体)的本质功能是表示 “某地 / 某时存在某物 / 某人”,基本译法是 “有……”。但在长难句中,由于其常搭配复杂修饰成分(如介词短语、定语从句、分词结构等)或嵌套在复合句中,不能简单直译 “有”,需结合中文 “修饰语前置、多用短句” 的表达习惯,通过语序调整、拆分句子、语义补全实现自然翻译。
一、先明确:there be 句型的核心逻辑
无论句子多长,there be 的核心是 “存在关系”,而非 “拥有”(“拥有” 用 have/own)。翻译时需先找到 “存在的主体(名词)” 和 “修饰主体的成分”,再围绕 “谁 / 什么在何处 / 何时存在” 的逻辑组织语言。
二、长难句中常见场景及翻译方法
长难句中,there be 的难点在于 “主体后接多层修饰”,需根据修饰类型(介词短语、定语从句、分词短语等)调整译法,避免中文出现 “头重脚轻” 或 “晦涩绕口” 的句子。
场景 1:there be + 名词 + 介词短语(后置定语)
特点:介词短语(如 of/on/about/by 等引导)修饰前面的名词,英文习惯后置,中文需前置或调整为 “的” 字结构。
翻译原则:将介词短语译到名词前,或用 “在……(地方 / 方面)” 补充语境。
- 简单例句(铺垫):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直译:桌子上有一本书。(介词短语 on the desk 译到名词前) - 长难句实例: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among the public about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social media on teenagers’ mental health.
「结构拆解」:
主体:a growing concern(日益增长的担忧)
修饰 1:among the public(在公众中)
修饰 2:about the negative impacts(关于负面影响)
修饰 3:of social media on teenagers’ mental health(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
「翻译」:公众对社交媒体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正日益加剧。
(未直译 “有一个担忧在公众中”,而是将 “公众” 作为主语,让中文更流畅)
场景 2:there be + 名词 + 定语从句
特点:定语从句(that/which/who 引导)解释名词的具体内容,从句较长时直接后置会导致中文晦涩。
翻译原则:拆分句子 —— 将定语从句独立成短句,用 “其 / 该 / 这” 指代前面的名词;或转换主语,省略 “有”。
- 长难句实例 1:
There is a new policy that aims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by 30% in the next five years.
「结构拆解」:
主体:a new policy(一项新政策)
定语从句:that aims to…(目标是……)
「翻译」:有一项新政策,其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将碳排放减少 30%。
(用 “其” 指代 “政策”,拆分后逻辑清晰;也可优化为 “一项新政策已出台,旨在未来五年内将碳排放减少 30%”,省略 “有” 更自然) - 长难句实例 2:
There are some historical buildings which have stood in this city for over 200 years and witnessed its development.
「翻译」:这座城市里有一些历史建筑,它们已矗立了 200 多年,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将定语从句拆为两个短句,用 “它们” 指代 “建筑”,符合中文短句习惯)
场景 3:there be + 名词 + 分词短语(现在 / 过去分词)
特点:分词短语(doing 表主动 / 进行,done 表被动 / 完成)作定语或状语,补充名词的动作状态。
翻译原则:明确分词的逻辑主语(通常是前面的名词),将分词动作译为 “正在……”“被……” 或独立成短句。
- 长难句实例 1(现在分词,表主动):
There are several scientists working on a breakthrough in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结构拆解」:
主体:several scientists(几位科学家)
分词短语:working on…(致力于……)
「翻译」:有几位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一项突破。
(也可省略 “有”:几位科学家正致力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一项突破,更简洁) - 长难句实例 2(过去分词 + 现在分词,表被动 + 伴随):
There is a report releas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regular exercise for the elderly.
「结构拆解」:
主体:a report(一份报告)
过去分词:released by WHO(被世卫组织发布)
现在分词:highlighting…(强调……)
「翻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强调了规律运动对老年人的重要性。
(拆分句子,将 “被发布” 转为主动 “发布了”,避免 “有一份被世卫组织发布的报告” 的生硬表达)
场景 4:there be 句型嵌套在复合句中(作宾语 / 主语等)
特点:there be 不是主句,而是作动词的宾语(如 know/think/believe)、形式主语 it 的真正主语(如 It is clear that…)。
翻译原则:先译主句逻辑,再将 there be 从句融入,用 “存在”“有”“面临” 等词衔接,避免割裂句子。
- 实例 1(作宾语):
We all know there is a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a balanced diet and overall health.
「翻译」:我们都知道,均衡饮食和整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将 there be 从句的 “存在关系” 直接译出,放在主句后,符合中文 “主句 + 补充说明” 的逻辑) - 实例 2(作真正主语,it 为形式主语):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re are some 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this new plan.
「翻译」:不可否认的是,实施这项新计划存在一些挑战。
(用 “存在” 替代 “有”,更符合 “抽象事物(挑战)的存在” 的语境;也可优化为 “不可否认,实施这项新计划会面临一些挑战”,转换动词更自然)
三、总结:长难句中 there be 翻译的 3 个关键技巧
- 语序优先:后置修饰前置或拆分
英文的 “名词 + 后置修饰”(介词短语 / 定语从句 / 分词),中文优先译到名词前(如 “公众的担忧” 而非 “担忧在公众中”);若修饰过长,直接拆成短句(如用 “其 / 该 / 这” 指代名词,独立成句)。 - 灵活省略 “有”,转换主语
当 “有……” 开头显得生硬时(尤其抽象名词如 concern/challenge/report),可将 “修饰成分中的主体” 转为中文主语(如 “公众的担忧日益加剧”“世卫组织发布了一份报告”),省略 “有” 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 语义补全:根据语境加动词
若直译 “存在”“有” 不够通顺,可结合语境补充动词(如 “面临”“致力于”“发布”“聚焦” 等),例如 “实施计划面临挑战”“科学家致力于突破”,让句子更完整。
四、复杂实例演练(综合多种修饰)
原句:
There is a study conducted by a team of researcher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which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quality and work productivity, showing that poor sleep can lead to a 20% decrease in efficiency.
「结构拆解」:
there be + study(主体)+ 过去分词短语(conducted by…,被动)+ 定语从句(which focuses on…,解释研究内容)+ 现在分词短语(showing that…,补充研究结论)
「翻译」:
哈佛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聚焦睡眠质量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表明睡眠质量差会导致效率下降 20%。
「解析」:
未直译 “有一项被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而是将 “研究人员” 转为主语,用 “开展了” 替代被动;定语从句和分词短语拆为两个短句(“该研究聚焦……”“并表明……”),彻底避免中文长句的晦涩,逻辑更清晰。
本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何大锤的狂飙日记所有。发布者:何大锤,转转请注明出处:何大锤的博客